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

【白话文】

凡是浮数脉,多为外感,患者应当发热,如果患者反而出现像被冷水浇身一样怕冷,又有身体某处局部疼痛的,则是痈肿将要发生之证。(1)

老师说:各种痈肿,要想知道里面是否有脓,用手按在肿块上,局部发热而软的为有脓,不发热而硬的为无脓。(2)

肠痈病的主要症状是:皮肤干燥粗糙,像鱼鳞交错,腹壁紧张,但按下去却柔软,腹内像有肿块,实际没有肿块,身上不发热,但脉象数,这是肠内已形成痈脓。以薏苡附子败酱散主治。(3)

薏苡附子败酱散方

薏苡仁 十分 附子 二分 败酱 五分

以上三味药,捣为末,取方寸匕,以水二升,煎取一升药汁,一次服下,服药后,小便通利,污脓瘀血从大便排出。

患肠痈的患者,少腹部有肿块,痞硬,按之有压痛,疼痛像淋病时那种感觉,但小便正常,时时发热,出汗,出汗后身上又觉怕冷。如果脉象迟紧,说明肠痈尚未化脓,可用下法逐其瘀血应以大黄牡丹汤主治。如果患者脉象洪数的,说明脓已形成,不能用下法治疗。(4)

大黄牡丹汤方

大黄 四两 牡丹 一两 桃仁 五十个 瓜子 半升 芒硝 三合

以上五味药,以水六升,煮取一升,去掉药渣,加入芒硝,再煎至沸腾,一次性服下,有脓则从大便排出,如无脓则从大便排出瘀血。

问:寸口脉浮而涩,这种脉象,多见于吐血、下血等失血的患者,或者自汗、盗汗的患者,如果不多汗,这种脉又怎样解释呢?答:像这样是身上有疮,或被刀斧砍伤所致,所以这仍是失血的缘故。(5)

被刀斧等金属器械所伤而引起的疮疡,以王不留行散主治。(6)

王不留行散方

王不留行 十分,八月八日采 蒴藋细叶 十分,七月七日采 桑东南根白皮 十分,三月三日采 甘草 十八分 川椒三分,除目及闭口的,去汗 黄芩 二分 干姜 二分 芍药 二分 厚朴 二分

以上九味药,将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,勿令灰过,分别捣末过筛,混合均匀制成散剂,服方寸匕,小疮可以外敷,大疮内服即后,产后也可服用。如患外感风寒的,去掉桑根白皮,前三味药阴干百日。

【相关知识】

对于疮痈,对有脓、无脓的判别对治疗方法的采取有着重要意义,脓未成的可以采用内消法,脓已成的可以采用排脓法。其方法就是将手放在肿块上,若肿处发热且有搏动感的说明脓已成,反之,脓未成。

排脓散方(7)

枳实 十六枚 芍药 六分 桔梗 二分

以上三味药,捣为散,取鸡子黄一枚,使药散与鸡子黄量相等,混合均匀,温水冲服,每日一次。

排脓汤方

甘草 二两 桔梗 三两 生姜 一两 大枣 十枚

以上四味药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温服五合,一日二次。

浸淫疮(黄水疮),从口部发生向四肢漫延的,可以治愈;从四肢发生向口漫延的,就不容易治愈了。(8)

浸淫疮(黄水疮),以黄连粉主治。方未见。(9)

【原文】

诸浮数脉,应当发热,而反洒淅恶寒,若有痛处,当发其痈。(1)

师曰:诸痈肿欲知有脓、无脓,以手掩肿上,热者,为有脓;不热者,为无脓。(2)

肠痈之为病,其身甲错,腹皮急,按之濡,如肿状,腹无积聚,身无热,脉数,此为肠内有痈脓,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。(3)

薏苡附子败酱散方

薏苡仁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

上三味,杵为末,取方寸匕,以水二升,煎减半,顿服,小便当下。

肠痈者,少腹肿痞,按之即痛如淋,小便自调,时时发热,自汗出,复恶寒。其脉迟紧者,脓未成,可下之,当有血;脉洪数者,脓已成,不可下也,大黄牡丹汤主之。(4)

大黄牡丹汤方

大黄四两 牡丹一两 桃仁五十个 瓜子半升 芒硝三合

上五味,以水六升,煮取一升,去滓,内芒硝,再煎沸,顿服之,有脓当下,如无脓,当下血。

问曰:寸口脉浮微而涩,法当亡血,若汗出,设不汗者云何?答曰:若身有疮,被刀斧所伤,亡血故也。(5)

病金疮,王不留行散主之。(6)

王不留行散方

王不留行十分(八月八日采) 蒴藋细叶十分(七月七日采) 桑东南根白皮十分(三月三日采) 甘草十八分川椒三分(除目及闭口者,去汗) 黄芩二分 干姜二分 芍药二分 厚朴二分

上九味,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,勿令灰过,各别杵筛,合治之为散,服方寸匕,小疮即粉之,大疮但服之,产后亦可服。如风寒,桑东根勿取之,前三物皆阴干百日。

排脓散方(7)

枳实十六枚 芍药六分 桔梗二分

上三味,杵为散,取鸡子黄一枚,以药散与鸡黄相等,揉和令相得,饮和服之,日一服。

排脓汤方

甘草二两 桔梗三两 生姜一两 大枣十枚

上四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温服五合,日再服。

浸淫疮,从口流向四肢者,可治;从四肢流来入口者,不可治。(8)

浸淫疮,黄连粉主之。方未见。(9)
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